冯喜亮说,“十二五”期间,敦化市将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决策部署,立足市情实际,牢牢把握“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项目突破、产业振兴、开放带动、创新引领”战略,努力建设繁荣富裕、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区域中心城市。
一是坚定不移地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打造繁荣富裕的区域中心城市。突出抓好在建和拟建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确保塔东铁矿、大石河钼矿、抽水蓄能电站、华能热电、龙源风电、六鼎山旅游开发和交通基础设施等10个投资2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在“十二五”期内得到全面落实。围绕能源矿产、旅游等优势资源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争再上一批能够牵动全局的重大产业项目。立足敦化市现有产业基础,积极整合医药、林产工业资源,加快敖东工业园、华康工业园和中国·吉林木制品加工贸易区建设,全力推进华康药业上市融资,努力把敦化建成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制造和木制品加工贸易基地;大力发展能源矿产、食品和机械加工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以旅游、物流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多元支撑产业格局。牢牢把握《长吉图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和延边被确定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重大机遇,加强与长吉腹地和开放前沿的紧密联系,并以开发区为平台,主动承接产业和项目转移,努力把开发区建成国家级开发区;同时,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全力推进保税仓库和内陆港建设,进一步提升敦化市对外开放整体水平。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60亿元和24亿元,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25亿元,年均增长20%。
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区域中心城市。抢抓全省统筹推进城镇化的有利契机,按照“功能集中、区域明显”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扩容重点向东推进――建设敦化至大石头工业产业带,向南拓展――建设新城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到2015年,力争使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发展到30万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深入开展国家文明城、森林城、健康城、环保模范城创建活动,努力把敦化建成中国北方生态宜居城市。进一步优化镇村布局,重点加强中心镇、特色镇和中心村建设,集中力量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坚定不移地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打造和谐幸福的区域中心城市。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新增财力主要用于解决民生问题,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深入推进“富民工程”,大力扶持全民创业,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富民空间。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着力提高群众收入,确保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全省前列,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巩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成果,切实抓好五七家属工和厂办大集体职工等群体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城市棚户区、农村泥草房改造及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改善群众就学、就医和住房条件;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加快推进“平安敦化”、“法治敦化”建设进程,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