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延边州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村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具体体现,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州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发展,经济收入不断提高,2014年全州1051个行政村中有经济收入的村81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8%,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548个,占行政村总数的52%。整体来看,我州的村级集体经济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部分行政村集体经济还是空白。破解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的难题,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均衡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们专门邀请到了州农委李忠文主任与大家在线交流。李主任您好!
[李忠文]: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请问李主任,我州是如何通过土地确权对册外地有偿使用壮大集体经济?
[李忠文]:
我州国土部门第二次土地调查掌握的耕地面积是43.75万公顷,今年农业部门掌握的播种面积是43.4万公顷,而全州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仅有19.4万公顷,也就是说全州有一半以上的耕地是册外地。这些没有纳入农民家庭承包面积的册外地,主要是隐瞒的纳税耕地、在承包地上拱地头、在承包地外私自开荒等形成的耕地。这部分耕地不仅村集体缺乏有效管理,而且在农户之间分布也不均衡,长期无偿使用对其他农民也不平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龙井市做为全州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单位,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将册外地纳入到其他方式承包合同中进行有偿使用管理,既解决了集体土地被部分农民长期无偿使用获得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同时也探索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龙井市每公顷册外地收费只有500元,与目前土地流转4000元左右的价格相比差距很大,但也实现了每个村收入5万元以上的目标。开山屯镇5个村对册外地实行有偿使用,共收取土地承包费43万元,平均每个村收入8万多元。若是全州50%的册外地实行有偿使用,每公顷按500元收费,全州村级集体经济就会增收近6000万元,平均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就会超过5万元。事实证明,册外地实行有偿使用,是目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见效快、又便于操作的有效途径。
[主持人]:
那么,利用农民土地入股这种模式,可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吗?
[李忠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要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了“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这是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有利于明晰集体产权归属,完善集体产权权能,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有利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我州实际,我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文章主要应做在土地上。要在坚持“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推进土地股份合作。通过土地入股、农户入社,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兴办专业农场,解决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能力低下等问题,发展规模经营,丰富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并在这一基础上探索发展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集体积累新机制等问题。
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开展规模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州早就有成功的事例。图们市水口村2011年开始以农民土地入股模式创办股份制专业农场,通过几年的发展,村集体积累就达到了100万元,在保证农民收益的同时还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了全村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水口村的成功事例说明,在村级两委班子较强的村开展农民土地入股,由集体办农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完全可行的,对于全面提升农村整体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主持人]:
我州是如何用好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盘活资产资源壮大集体经济的呢?
[李忠文]:
为深化我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农村资源市场化、农民增收多元化的目标,根据2014年中央1号文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精神,按照2014年州委、州政府重点工作安排,我州出台了《延边农村综合产权组建方案》,省农委把我州作为全省唯一地区级建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单位。新组建的延边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网站(www.ybnccq.com)于去年12月末开始运行,用户只要在网上输入延边农村产权就能登录这个交易网站,了解我州农村产权市场信息。延边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组建和交易网站的运行为农村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搭建了一个交易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农村资源的流转、利用、合作经营就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寻找市场,而是面向了全州、甚至全国开放了一个大的市场,特别是向城市工商资本开放了市场,为有效利用村级集体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要引导村集体充分借助这个交易平台,对外流转集体土地、发包四荒地、机动地等尚未承包到户的集体资源,租赁或出售闲置的办公楼、厂房、机器设备、废弃的校舍等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资产、资源的创收能力,不断壮大村极集体经济。
[主持人]:
怎样才能利用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李忠文]:
近些年来,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瓶颈。2014年,在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州农委和州农业银行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和尝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目前全州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达1.85亿元。通过这种贷款模式,实现了农村土地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有效转化,在破解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一场农村产权制度的重大变革。由村集体办农场,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土地就是最大的资本,有100公顷土地就可以贷款50万元左右,并且还可争取省里扶持项目,申报省贷款贴息,达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目的。
[主持人]:发展经济,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么,我州是如何提高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
[李忠文]: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级班子建设至关重要。村三委班子是村级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他们是直接的谋划者、带领者和实施者。为了充分发挥我州1051个行政村村干部的领头羊作用,提升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州农委积极向上争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优惠政策,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以“提升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为目标,实施千村干部培训工程,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干部素质,拓展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视野。我们已将2015年千名村干部培训指标分解到各县(市),计划利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金重点对我州1051个行政村主要领导进行一次系统培训,主要是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累计培训时间15天,每人培训资金标准3000元。通过集中学习、现场教学、外地考察等多种培训形式,使农村干部开阔眼界、转变观念,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干部队伍,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主持人]: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如何因村制宜抓发展,突出特色上产业?
[李忠文]:
延边地貌是“八山一水半草半分田”,耕地资源非常有限,但延边具有生态优美、资源优质、区位优越、民族优秀、政策优厚等优势,被确定为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国家质量强州(市)示范城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以绿色转型、生态兴州、质量强州为主线,以突出发展效益型、规模型、特色型、生态型、安全型、智慧型等“六型农业”为抓手,努力在绿色转型发展中率先突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双增收。要解决经济薄弱村的难题,必须扬长避短,重点发展符合本村的特色产业,通过发展产业,逐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造血”功能。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环境、资源状况、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不同因素,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应从各村实际出发,要引导各村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找准发展支点,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宜游则游”原则,采取多种形式,不搞一刀切,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要依托各村农业主体产业或特色产品优势,主动“扩大”市场,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拉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今年,我们还将深化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继续开展特色乡镇“魅力乡村”评选活动,启动“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十大休闲农业景点”等评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来拉动村级集体经济的科学发展。